“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百年来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小镇是这个美好愿景的承载者。如何营造有活力、有人文情怀的小镇是一个当今的社会课题。有哪些诀窍隐藏在小镇的建设、管理和自我更新之中?为回答中国小镇建设的问题,我们将眼光投放到历史悠久的英国,那里的小镇在时光的沐浴之下仍然焕发时代魅力,是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居所。解读它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为中国小镇的建设提供前瞻性思考。
2017年5月和7月,中国设计中心精心组织为期9天的英国特色小镇和田园城市研学考察,由表及里地探讨小镇城市空间营造、产业升级、生活服务和文脉传承,总结出了英国小镇的成功之道。中国设计中心以其广泛的专业知识和业界资源,联合英国城乡规划协会、国际田园城市学院和英国城市学学会,在考察过程中安排与小镇政府职能部门、学术机构、小镇非盈利性管理机构、设计规划机构和项目开发机构进行交流学习。本次考察由中国设计中心董事田英莹博士担任总策划和领队,莱奇沃田园城市遗产基金会规划和发展总监大卫 ·艾姆斯、英国城乡规划协会田园城市专家凯蒂·洛克, Urbed董事Nicolas Folk博士担任考察顾问。
来自于蓝城小镇、蓝城控股、蓝城集团、绿城小镇建设集团、浙江物产中大集团等45位小镇开发运营主管,分两组考察了世界最早的田园城市 - 莱其沃斯田园城市和之后建成的韦林田园城市、学术创新之城剑桥和牛津、历史悠久的哈特菲尔德庄园、1970年代所建的新城弥尔顿凯恩斯、莎翁故里 - 戏剧小镇斯特拉德福德、农贸艺术小镇斯卓德、文化古镇赛伦赛斯特、泰特博里、什鲁斯伯里古镇和智慧城市伦敦金融区等。在考察过程中,小镇开发运营主管还和英国专家针对中国小镇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做了专题探讨。
-
考察精选
理想中的现实——莱奇沃斯
“作为高度自治的世界第一田园城市经过百年的历史发展还能健康完善的运营下去,关键是基金会摸索出来的管理运营模式是可持续的,基金会完善的体制和与时俱进的革新能力使得莱奇沃斯经久不衰。”
—— 学员评价
莱奇沃斯田园城市是我们推荐考察的第一个小镇,究其原因在于它非同一般的历史地位。在西方规划史中,它是城乡田园综合体的第一次实践,对英国和很多西方国家城乡格局影响深远。在两天的学习中,小镇管理基金会的规划主管和主席等重要人员系统的介绍了霍华德先生‘田园城市’的理论和历史背景,小镇建设过程,当今管理工作的内容,生活服务内容,公众参与的工作手法,和管理机构的结构和运营情况。
四百年太短——哈特菲尔德庄园
“该庄园本身是一座传奇建筑,它是英国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童年的住所,后来赐予了Robert Cecil家族,在英国皇家园林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英国雅各宾(Jacobean)风格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庄园及所在的城市也是一种特色小镇,它是由庄园作为发展核心和源头,附带起周边发展的小镇。”
—— 学员感想
400多年历史的哈特菲尔德庄园依然生机盎然。Gascoyne Cecil地产公司是庄园的管理者,它的总监安东尼先生(ANTHONYDOWNS)介绍了庄园是如何维护和管理这个历史悠久的庄园,并以庄园为核心把文化和艺术注入到在整个小镇的公众生活中。他们先进的农地和林地管理方式和生态管理理念,以及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对小镇公共空间和商业环境经行系统性更新。整个管理和更新模式体现出对于人文,历史和自然的尊重,为如何利用文化历史优势资源推动整个小镇的更新提出了很好的见解。
创新和探索的前沿——剑桥
“西北剑桥项目是剑桥大学西北角的延伸和开发,主要由学校、学术研究和居住区构成,是真正教育为主的小镇建设。”
—— 学员评价
剑桥是英国目前小镇建设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这和它遵循的“剑桥郡质量宪章”息息相关。我们邀请到’质量宪章‘的发起者和剑桥城乡规划专家罗宾教授(ROBIN NICHOLSON)具体讲解剑桥郡小镇建设的4C (Community, Climate, Connection, Character)原则,政府和开发商在项目操作过程中是如何合作达到4C原则的。高质量的“西北剑桥”项目主管讲解项目如何帮助剑桥大学的长期发展,项目开发的过程和可持续设计建设理念,重点解析如何在新建小镇中通过早期对于社区设施,公园和学校的投资,聚集人气,孵化新的社区。参观南剑桥的新建小镇则为小镇空间,人车环境的设计提出新的方法,是对营造更高质量公共场所的探索。
永远的新城——米尔顿凯恩斯
“米尔顿凯恩斯是另类的英国城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增长最快速的新城,方格网的人车分流布局,方便车行但缺少了小镇的温暖,大面机的绿地湖泊形成一个公园城市,而智慧城市管理则代表了该新城不断尝试创新的方向…”
—— 学员感想
米尔顿凯恩斯是二战之后现代主义新城的代表作,它是政府主导开发小镇的经典案例。它的选址充分体现了地理位置对于新建小镇成败的重要性。它的选址十分讲究,刚好处于伦敦与伯明翰、剑桥与牛津两条发展带的交叉点,覆盖了上千万人口区域。所以从建成之初就借力周边主要城市的产业发展外溢效应,如今它是英国的智慧创新之城。
大卫洛克规划事务所的董事威尔卡森先生,英国城乡规划协会规划政策专家凯蒂女士KATY LOCK简介了新城建设的初衷和建设中对于产业地块,生活社区,公园绿地系统和镇中心商业地块的设计理念。公园基金会负责人对于广袤的绿地和水体管理工作,基金会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经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中国小镇建成之后,高质量的公共资源管理提出启示。米尔顿凯恩斯的数据中心主管杰夫先生(GEOFF SNELSON)还介绍了开发大数据在城市空间,环境资源管理,和社区服务方面的应用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科技在小镇的进展情况。
莎翁故里——斯特拉特福德镇
“在参观完后发现它(斯特拉特福德)是以文化为支点、旅游为核心的休闲小镇,它释放的是自由和放松的精神,莎翁文化并没有被肆意的商业挖掘,它只将莎士比亚最精华的文化做了最大的输出。”
—— 学员心得
以戏剧文化历史以及旅游业支持的古镇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戏剧文化发展机制和对于历史悠久的镇中心的多方综合管理办法。小镇的成功源于私人企业,非盈利管理机构和政府管理者之间相互的补充和全面的合作。戏剧产业的长盛不衰得益于皇家莎士比亚公司对年构建起的戏剧产业发展之道。我们有幸邀请到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主管讲解公司的运营和戏剧展业链在英国是如何运作的,如何将文化艺术产业有效的和教育创新结合,为长久的繁荣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戏剧文化和历史资源是如何融入到小镇的日常生活,为游客创造一种真实的文化体验,带来旅游业的繁荣。
社区关爱——伯恩威尔巧克力村
“伯恩威尔基金会的软件实力,从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就能看出来,他们是最职业,最热情,也是最充满工作荣誉感的团队。这样的服务与管理,带来了社区的愉悦和成熟。”
—— 学员评价
走进伯恩威尔村基金会的大楼,首先印入眼帘是1900年以来历任基金会主席的照片。作为早期工厂花园小镇的代表,伯恩威尔村是吉百利巧克力工厂主理查德和乔治兄弟为实现让工人在健康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工作生活的理想从1879年开始建造,从最初的16栋工人住房,到如今的8000户25000人口,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在1900年早早采用和工厂分离的基金会模式管理小镇,如今基金会的大多数收入来自于住宅和商业用房出租,而将收入用于整个小镇的物业维修、景观空间维护和社区服务。在伯明翰西侧Lightmoore新村开创的社区运营管理模式成为英国社区管理的标杆。在吉百利家族的后代、基金会现任主席邓肯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小镇中心、Shenley社区中心、以及由养老村,包括老年公寓、护理公寓以及在建适老公寓组团以及社区医院和诊所。
芬芳中的历史——什鲁斯伯里
“沿着小镇河流走一圈,小镇居民或跑步、或骑车、或草坪休憩、或沿河酒吧小酌、有学生在河道练习赛艇、有老夫妻并肩坐在长凳远眺,时刻能感受到居民休闲的生活状态…小镇应该是有文化的,有精神内涵的!”
—— 学员感想
什鲁斯伯里隐藏于英格兰北部和北威尔士交界处的广袤田野乡村之中,因其中心地理位置,人口达到7.2万。赛文河在这儿蜿蜒围饶着古老的小镇,小镇的特色不仅在于城内600多栋古老的建筑、中世纪的街道规划和广场,以及一年20多场的节庆活动,还在于赛文河边的休闲绿带空间。小镇规划师 Michael Vout 的带领考察团沿着赛文河边绿道漫步,途经什鲁斯伯里公学(为和伊顿齐名的公学之一)、工业时代的铁桥和矿坑公园。矿坑公园也是小镇一年一度的国际花卉节举办地,里面有一个精心打理的Dingle 花园,作为什鲁斯伯里花卉小镇的代表。
自下而上的活力——斯卓德小镇
“喜欢斯卓德小镇,居住其间的幸福感很强。环境上地势起伏(有起伏的小镇肌理更美)、山清水秀、风景秀美(自然环境保护很好),生活氛围上既有集市的烟火气,又有艺术家工作室活跃的艺术氛围,让人忍不住想要停留更长的时间。”
—— 学员评价
斯卓德有着天生的社区生长的土壤,在科茨沃兹五个山谷的交汇处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人文特色。1.5小时的车程到达伦敦,优美的风景、便利的交通、低廉的房价,吸引了许多著名艺术家、作家及雕塑家都来到斯卓德镇,作为他们的居住和工作地。最令考察团流连往返的是小镇集市,汇集了来自周围各个村落的新鲜蔬菜水果有机食品和面包糕点,手工制品,不仅小镇居民前来购买,还吸引着远近慕名而来的游客。镇长凯文骄傲得带领大家参观,兴致勃勃地介绍摊位,并和小镇居民打招呼聊天,一片生机勃勃的生活场景。三位培训考察顾问—尼古拉斯博士(经济规划)、理查德博士(农业)和倡导社区互助的建筑师迈克都是小镇居民。他们的讲座再次突现出社区互助·艺术·农业这小镇的三大主题。
-
花絮
思想的碰撞——热烈的提问回答、蓝城小镇建设分享和与英国嘉宾互动,参观伦敦奥运小镇和伦敦金融城智慧城市展览。
-
总结
在历史长河中,英国的小镇成功地应对了经济环境的演变、科学的进步、人口的变迁等一系列无法在建成之初就遇见的变革,这原自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这个自我更新能力来自于执行机制的弹性和自由度,建立于清晰的共同愿景和各方参与决策的基础之上。考察给学员带走的不是某个英国小镇模式的照搬,而是对百年小镇的终极理想、培育小镇茁壮生长的元素和促进小镇长期发展机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