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 1
  2. 2
  3. 3
  4. 4
  5. 5
1 / 5

M&O 2018 | 吴非:洄

艺术/工艺 / 6 Sep 2018

吴非自美院毕业后,在景德镇五年,宜兴拜师一年,而后在美国阿尔弗雷德(Alfred)学习两年。每一段经历都使得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与碰撞下,加深了对所使用器物和手中的材料的理解。


2018年9月7至11日,吴非的《洄》系列作品将参加本次在巴黎Maison&Objet的『文心创物——中国当代工艺』群展。



在不同文化的碰撞冲击下,艺术家曾挣扎于自我的迷失与困惑。他尝试一次次的打破自己思维中那条无形的界限,不断地打破与重塑自我,并于所创造的器物中呈现。

在这条看不见的界限之内与外间,艺术家选择了不加掩饰的自我探知,“不过分用力,不刻意追求,享受每一个单纯且充满不确定的过程,而最终的成品一定是放松的,自我的表达”。而在此间,器物与他之间产生了超乎语言之上的连接,器物至此成为表达自我的语言、成为了超乎于自我的印记。



整个创作过程基于个人长期对器物的感受和与材料反复的磨合,而对于作品的解读,吴非希望是开放的:“因为他们虽是自我的表达,但当我完成他们之时,他们早已作为自我的延伸、超乎与我之外了。”《洄》这一系列作品代表了艺术家这一阶段对陶瓷,对自我的认知。


创作过程



而《泉》系列作品是2018年,吴非在美国阿尔弗雷德的第二年创作的。泥巴和砂壶烧制过程给予他不同的思考和体会。



在创作中,吴非尽可能多的去沿用其所擅长的紫砂壶工艺,造型上用一种堆叠的方式去增加架构感,把泥巴的柔软和坚硬结合形成主次关系和感官的对比,苏打烧也能更好的保留泥土从制作到最终成型过程中不同的状态。这也是这一系列作品名称的由来,泉似无形,却如同有生命般的流淌着,不断的融合、吸纳。


图片来源:吴非

吴非
1892 43

联系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