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战略合作伙伴Belong New York开启了联合采访系列。总部位于纽约的Belong New York,是一家专业的居住美学咨询公司及艺术新媒体公司。以下为Belong New York对蛮蛮鸟工作室进行的专访。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蛮蛮鸟工作室的创始人,谭志鹏和罗黛诗。听说他们的设计最近登上了美国最红的专业家具网站1stib,其中最高的一款桌子售价是六万美金。费德勒和卡戴珊也收藏了他们的设计。作为中国青年设计师,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他们的设计到底好在哪里才能异军突起?这期就让我们走近蛮蛮鸟工作室,和志鹏黛诗聊聊天。
蛮蛮鸟设计事务所由罗黛诗和谭志鹏两个年轻艺术家于2015年成立。谭志鹏擅长失蜡铸造,罗黛诗专注铜着色艺术研究。两者从物理和化学的视角探索铜在“形”和“色”中的生命状态。各自独立创作又互相融合,在持续的实验与运⽤中思考铜的多种可能性。
大家好,我叫谭志鹏,这是我的合伙人罗黛诗,我们一同创办了蛮蛮鸟工作室。
蛮蛮鸟的名字来源于中国古老的神话奇书——《山海经·西山经》:“ 崇吾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蛮蛮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比翼鸟,两只蛮蛮不在一起就无法飞行。工作室logo是黛诗根据故事手绘的,蛮蛮鸟最根本的含义是关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追求,这不仅是我们对创作的基本标准,也是人生探险中去不断超越自己的追求。
我们的工作大致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互不干扰的个人创作,另一条是团队合作。个人创作的部分是持续性输出,比如志鹏运用失蜡浇铸手法反思当代家具设计,黛诗致力于挖掘材料潜能,激发常规材料的非常态化并转化到创作中,目前主要以铜为探索点。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团队合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项目进来,我们会考量如何实施,再根据不同的方案去执行。通常来说,所有的合作项目在落地实施的阶段才会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例如之前我们合作的《行走的花器》志鹏负责骨骼造型,黛诗负责表面的色彩创作,《云游宇宙》系列是表达色彩张力的绘画装置,所以就是黛诗创作,志鹏提供结构上的设计,而在《云间》动态雕塑装置中我们在每个阶段几乎都是同步进行。所以我们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会随着项目的不同而转换。
意见不一肯定会有,大多数争吵(争辩)都是为了更好创作,在这样的辩论中又能够促进反思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更坚定自己的判断。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刻意考虑身份的转换,因为我们在做的都是由衷喜欢的事情,所以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吃饭的时候聊创作,工作的时候还可以讨论一下晚餐吃什么,生活工作已经融合一体。
一个堆满工具和实验品的空间。
其实没有办法说最喜欢哪个作品,因为每件作品都代表着当下的状态。非要说一件的话,那就是我的《撒旦椅》、黛诗的《铜的自然生长系列》,还有最近给大金DAIKIN做的动态装置《云间》。
接触铜和用铜与早期创作的经历有关,我是因为毕业创作时偶然看到铜浇铸的震撼场景,而黛诗则在台湾学习金工的时候接触到。一直延续这个材质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材料的迷人,铜是有生命的,它的可塑性很高,并非只是我们眼前看到的一些常规状态。另一方面是希望以材料为视角,探索设计艺术方法论和对材料、工艺、甚至生命的理解。当一种材料做到极致的时候,其实不论是铜还是纸,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 当然我们在实验室研究和创作中,一直有在玩其它材料和工艺,例如玻璃、布、合金、光敏树脂等等,这些材料的应用能够在一些创作中看到。
我们觉得灵感/想法都藏在我们的心里,只用眼睛看是汲取不到动人的灵感的,得内观自己去思考。因此外出运动、旅行、看书都是不错的调剂,关键是同时需要不断反思。
最开心的是当下每一刻,最大的挑战在下一秒。
我们在做任何一件创作的时候一定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并不会过多在意别人的喜好或者是市场。因为这跟做量产产品不一样,我们的作品要摆脱市场的束缚,试图带来更多的思考。因此争议性是好事,有争议说明有交流,有思考,有思维的碰撞,这是有价值的。我们也不会因此烦恼。
林丽珍(舞蹈家)、黄永松、Isamu Noguchi、Joan Miro、Henry Moore、Constantin Brancusi…
流行于中国大江南北的竹管椅子。
其实我们不会刻意去思考或者按照这个命题来创作,因为我们认为中国的文化是留在血液里的,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自然而然会让我们的东西看起来“东方”。例如“相交/香蕉”这个作品,我们用解构的方法,把失蜡浇铸工艺过程中模具的榫卯结构用清澈的玻璃呈现给大家,再辅以香蕉去叙述榫卯的故事,由此完成从含蓄到直接的视觉表达。
这正是工业进程的一个自省行为,工业化大生产满足绝大多数的生活需求后,而手工艺往往代表着自然和人文的产物,大家开始追求内心精神的诉求,而不是一昧的快消费,它的慢节奏也正好回应了这个思考过程。
最近手上最有趣的项目是一个公益项目。这是由我们作为发起人,深圳创基金支持的《铜着色色彩基因库COPPER COLORS》设计研究项目,未来成果会免费向大家开放。工作室在未来,不论是日常创作还是商业项目,甚至公益项目,我们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创造价值。
1 / 31
show thumbnails next pictureprevious picture start slideshow close lightbox